12月12日,在肥东县张集乡刘桥社区陈大户台区,肥东电网首座“微电网”智能控制装置并网运行,实现了乡村电网负荷自动调控,为村民可靠用电上了一道“保险”。
入冬时节,走进刘桥社区陈大户自然村,近百栋乡村民居错落分布,屋顶蓝色的光伏板熠熠生辉。早上10点,正是太阳高照,屋顶光伏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台区低压线路、变压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电网上。
“经过万用表测量,目前台区三相电压为252伏,相较正常电压值较高。”肥东公司梁园中心供电所所长孙科介绍说,由于农村光伏电站较多、用电负荷小,光伏出力较高的时间短,台区三相电压就会升高,影响村民安全用电。
张集乡位于肥东县东北部乡镇,大部分处于丘陵地貌,村镇人口相对集中。近年来,随着农村屋顶光伏电站推广建设,末端电网面临保供压力大、消纳难度高等问题,常规电网组网方式难以同时满足居民用电高峰期及清洁能源消纳需求。
2024年12月,肥东公司针对偏远农村供电半径大、光伏出力多的配网台区,试点探索建设智能微电网,构建以光伏电站、移动式储能装置、智能控制系统等为一体的光储用微电网供电系统。
“我们打造的‘微电网’装置,通过电压检测装置,实时调控台区三相电压,利用‘分相控制+储能调节’方式,确保供用电平衡,维持台区电压稳定运行。”肥东公司运检部工作人员崔炳辉介绍说。
这套“微电网”系统相当于一个“充电宝”,可自动切换充放电模式,实现在白天光伏出力电压过高情况下,吸收过剩电能,协助清洁能源消纳;夜间用电高峰电压下降情况下,主动释放电能,提供顶峰能力。
“微电网”在提升村民用电可靠性的同时,也给村民带来了收益。刘桥社区陈大户自然村安装屋顶光伏的村民有20多户,在“微电网”技术加持下,光伏电站发出的清洁电能够可靠地输送到电网上,保证了村民的光伏发电收益。
小小“微电网”保障了村民可靠用电的“大民生”。孙科介绍,张集乡配网基础薄弱,农村台区供电半径大,用电高峰期电压不均衡,影响着村民用电质量,而“微电网”装置并网情况下,能够主动参与台区电压、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大幅提升供电可靠性,改善电网末端村民用电质量。
“下一步,我们还将丰富微电网建设应用场景,探索多种微电网运行模式,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稳步改善民生用电环境。”肥东公司运检部主任赵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