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电力网
www.hddlwnews.com

安徽肥东发展种养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发表时间:2024-12-19 16:47作者:陈海东  汪兴来源:国网肥东供电公司

山窝里飞出“金凤凰”

“喔、喔、喔······”清晨,在安徽省肥东县桥头集镇国光社区,山上的薄雾还未消退,金色的阳光撒满山野。突然,一阵急促的鸡鸣声打破了宁静,一大片展翅飞翔的鸡群畅快得遨游在山林里。

52岁的村民王涛提着装满饲料的塑料桶,驾驶着电动三轮车,来到山林下方的开阔地,吆喝着给鸡群喂食。

“成品的饲料不顶饿,我们都是购买的豆粕、玉米,自己回来加工。这样养出来的鸡既健康,长得又快。”王涛回忆起以往的养殖经历,向客户经理孙先锋说道。

桥头集镇,地处大别山余脉,这里群山环绕。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双山阻击战就是在国光社区打响。

靠水吃水,靠山吃山。过去,桥头集镇因采矿业发达,一度成为肥东县的经济重镇,40家大大小小的矿山开采厂、53个开采宕口、114家石子和铁粉加工点,带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2年起,桥头集镇投资约2亿元,用时5年,分三期治理4.19平方公里的矿山开采区,实施复垦治理和生态修复,持续打击非法盗采,逐步修复“受损”的环境。

作为曾经矿山开采工人,王涛一度面临失去生计的考验,但转型即是危机,也是契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城市的消费者对山林鸡情有独钟,散养的喂养方式,让鸡苗能够有很大的活动空间,这样养出来的鸡肉质好、病害少。

2016年,经过多天的思考,王涛打定注意要搞山林鸡养殖,他向村里承包了20多亩山地,和妻子一同建起了两座养鸡棚,第一年养殖了2000多只鸡苗,当年就获得不错的收益。

在养殖过程中,王涛发现山林鸡活动量大,光靠购买资料养殖,不仅成本高,鸡苗成长慢。于是,他向专家了解养殖技术,决定自己购买原材料加工饲料。由于加工设备需要三相电,王涛向当时的国网肥东供电公司桥头集供电所客户经理孙先锋申请了增容报装业务。

“养鸡场距离村里的变压器有300多米,需要单独架设一路低压线路,这个成本可不低啊。”孙先锋考虑过后,立即向公司市场营销部申请施工项目资金,不到一周时间就完成线路架设任务。

“通上了电,鸡苗吃上了自家加工的饲料,长得更快了。”王涛说高兴地说。

荒山变绿山,生态建设也在推动着发展转型。2017年,桥头集镇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引进安徽开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建立升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流转国光社区、复兴社区的2200亩土地,建起了79.9万平方米大棚设施,其中联栋玻璃温控大棚就有11万平方米。

智能化农业产业加速发展,带来了用电量突飞猛进的增长。为了保障国光社区现代农业用电,国网肥东供电公司大力推进农网改造升级,根据产业规划情况,制订了电网建设方案,新建两台总容量800千伏安的公用配变,实施1.1公里低压电缆入地改造,配合更换现代产业园周边4座公用台区和1.3公里绝缘线路。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用电环境的改善,让王涛信心倍增。2018年以后,王涛的养鸡场,每年存栏量超过6000只,年均收入超过10万元。2020年,王涛更是承包了附近的一座鱼塘,养殖鸭、鹅和鱼类。

“今年产量好,捕捞的白鲢、草鱼等共计有6000多斤。”如今,王涛的养殖场已经小有名气,不仅周边村民过来购买,还有合肥市区的市民慕名前来。

国光社区产业兴旺,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产业兴盛起来,供电服务也要跟上来。20221012日,肥东县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党支部与桥头集镇国光社区委员会举行结对共建仪式,推动建成该县首座数字化“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为周边农业生产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用电服务。

“供电员工驻村办公,一喊就到,一办就成。”王涛说。在国光社区,除了分布广泛的蔬菜大棚和养殖场,还有越来越多的茶社、民宿、农家乐,让这座曾经的山村,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成了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